党史故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党史故事 >> 正文

陆仁生:阳澄湖畔走出的战地摄影记者

发布时间:2021-03-13

来源:江苏省昆山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

陆仁生

少年学徒,苦学摄影技术

陆仁生(1919—1980),原名陆福元,又名郝宁。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县(现昆山市)巴城镇。1924年3月,在巴城镇小学读书,1930年9月,在昆山县立初级中学读书,其间,父亲病故,读了一学期便辍学在家,失学后陆仁生与妹妹陆剑霞依靠母亲摆摊度日。1932年春,陆仁生到常熟城里庐山照相馆当学徒。1937年5月,为提升摄影技术与艺术效果,陆仁生到上海万氏照相馆学习布景艺术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江南沦陷,照相馆倒闭,陆仁生避难返乡。

爱国青年,参加江抗组织

1939年10月,陆仁生与友人合伙在常熟开设白雪照相馆,这很快引起了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(简称民抗)的注意,进步女学生周吉受民抗地下组织指示,对陆仁生进行了数月监视,确认这间照相馆虽然给日本人拍过照,但照相馆老板陆仁生并不是汉奸,而是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。年轻的陆仁生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遭受侵华日军践踏,义愤填膺,在周吉的影响下,参加了任天石领导的民抗外围抗日地下活动。在以后的烽火岁月里,陆仁生与周吉这对革命青年,成为了一对红色伴侣。

1940年6月,江南抗日义勇军(简称江抗)活跃在常熟东乡,陆仁生至常熟徐市抗日游击根据地,参加了新四军江抗政治部战地服务团,不久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1年3月,江抗在苏、锡、澄一带相继建立抗日民主政府。陆仁生先后担任江阴县祝塘区区长,江阴县二区区抗联主任,宝应县汜水区、江都县丁埝区区长,中共沙洲县委(江阴东部)宣传部部长,为发展抗日革命根据地做了大量工作。

奔赴前沿,抢拍战斗场景

1946年1月,陆仁生任华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组组长,1947年2月,任华东野战军新华社前线分社摄影组组长。跟随陈毅、粟裕转战千里,饮马长江。经常冒着枪林弹雨,奔赴前沿阵地,抢拍战斗现场新闻照片,在解放战争时期,拍摄下一张又一张极为珍贵的照片,如反映淮海战役的《淮海战役总前委》《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研究作战计划》《出征归来》等。

《淮海战役总前委》左起粟裕、邓小平、刘伯承、陈毅、谭震林。摄影:陆仁生

《淮海战役总前委》照片中呈现的刘伯承、陈毅、邓小平、粟裕、谭震林5位总前委成员形象,正是在参加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间,走出小屋休息在屋前石榴树旁的合影。这张照片,成为了淮海战役总前委五位领导人唯一的一张合影,显得弥足珍贵。只要涉及淮海战役的影视作品、文史资料,这张合影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志性元素。

1949年5月,陆仁生随部队挺进上海,又拍摄了《解放上海》《露宿街头》等作品,定格了人民子弟兵在上海的珍贵瞬间。这些反映解放战争实况的照片,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珍贵画面。

《露宿街头》摄影:陆仁生

《露宿街头》,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攻占上海,严格执行总前委制定的《入城守则》,以保持上海市民的生活安定,不给群众增添负担、不入民宅睡马路的壮观景象,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一切为人民的崇高宗旨与严明的组织性、纪律性。胜利之师的仁义之举,令上海百姓感动不已,对中外舆论产生了极为强烈的震撼力。美国合众社的报道记录了当时的场景:“中共军队军纪优良,行止有节,礼貌周到……虽然有许多大厦是大开着,可以用来做(作)军营,而中共军队仍睡在人行道上……”严明的军纪,感动了平民百姓,也令上海的商贾大亨们动容……

革命成功,传授摄影艺术

新中国成立后,陆仁生任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摄影美术科科长、华东军区政治部战士画报社社长等职,1955年转业到安徽省干部文化学校工作,1956年任合肥晚报社摄影组组长,1978年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安徽省分会理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