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史故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党史故事 >> 正文

戈壁母亲: 此生荣耀在边陲

发布时间:2021-08-29

来源:兵团日报作者:马燕

七师一二六团戈壁母亲广场上的雕像(资料图片)。孟庆忠

“到祖国的边疆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。”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,一批批奔赴新疆的女青年,屯垦戍边,无私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。

她们是几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最强大的精神支柱,她们被称为“戈壁母亲”。

86岁的谢树仁、81岁的郝素玲和73岁的金美丽,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“戈壁母亲”的优秀代表。3位老人经过岁月的洗礼,早已两鬓斑白,但她们屯垦戍边的艰苦奋斗故事,却让人热泪盈眶,满怀敬意。

兵团成立初期,新疆物资匮乏,百废待兴。面对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戈壁,碱滩沼泽,这些年轻的姑娘们,义无反顾投身到建设边疆的滚滚洪流中,开荒种地、筑坝修渠、开山修路、教书育人……

回忆初到兵团的艰苦岁月,谢树仁感慨地说:“1952年,刚到兵团不久,我们住在没有门、没有窗户的地窝子里。没有劳动工具,就自己制造坎土曼,自己编筐。”

“大概是1959年11月,我当时在农七师(现七师)下辖的一个团场工作,连队的棉花还没采收完,突然气温骤降,下起大雪,我们全连立即出动,冒着大雪抢收棉花。手冻麻了,大家就搓一搓继续干活。”郝素玲回忆道。

“我刚来的时候在农五师(现五师)八十九团民兵二连,记得冬天挖大渠,男民兵扛着十字镐抢先挖去表层坚硬的冻土,我们女民兵也毫不示弱,拿着铁锹奋力比拼。到了晚上,大家休息时,我就给大家唱沪剧,加油鼓劲。”金美丽说。

立下愚公移山志,敢叫戈壁变良田。在艰巨、漫长的奋斗历程中,这些年轻的军垦女民兵们巾帼不让须眉,为兵团的建设和发展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

谢树仁说:“记得1956年,我被农六师(现六师)选拔去气象学校学习气象知识。毕业后,我来到‘八一’气象站工作。为了解决住的问题,我带领大家砌墙、砌炉子、上房泥,自己种粮食和蔬菜。”因为工作出色,她所在的气象站曾被评为“全国模范气象站”。

“我记忆最深的是,1959年,团场实施玉米高产试验田项目,给我下达了玉米亩产1000斤的任务,为此我推迟了婚期,最后以亩产1500斤的产量,超额完成了任务。”郝素玲说,团场因此授予她“丰产之花”称号,她还被评为“兵团劳动模范”。

“1973年,我在连队小学当代课老师。1978年,团里有一个通过考试可以转成正式教师的机会。为此,我白天上班,晚上等孩子们都睡了以后点着马灯复习,最后我通过了考试,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。”金美丽说。

几十年时光如白驹过隙,可亲可敬的“戈壁母亲”们早已把兵团当作了故乡。她们扎根新疆、扎根兵团,她们中的许多人成了建设新中国的佼佼者,创下了新疆乃至新中国历史上一系列的“第一”。

当荒原中的新城拔地而起,“戈壁母亲”的腰身已不再挺拔;当沙漠变成绿洲,她们已经满头白发。她们几十年如一日为了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奋斗,生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,这也是兵团精神的鲜明本色。